什么是肛肠息肉?

2016-06-02 13:34:07
  对于肠息肉,很多患者了解的都不是很透彻,因此检查出肠息肉时,也无所重视,往往久拖不治,后癌变再后悔莫及。上海中佑肛肠医院医生指出,肠息肉与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,多数肠癌前期都是先会形成肠息肉,肠息肉久拖不治恶变。因此肠息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,那么肠息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  上海中佑肛肠医院:肛肠息肉系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,是根据触诊、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。

  肛肠息肉分哪些种类呢?

  1.腺瘤性息肉:这是为常见的息肉之一,也是临床上受重视的息肉,在结肠和直肠为多发研究表明,结直肠腺瘤不及时治疗,可能发展为直肠癌。在病理学上又可以分为管状、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,其中绒毛样腺瘤的癌变率高。腺瘤性息肉大小不一,大部分的巨大息肉都是腺瘤性的,也有部分腺瘤性息肉比较小。需要说明的是,有些结肠腺瘤并不表现为隆起的息肉,而是平坦甚至凹陷性生长。

  2.炎性息肉:又叫假息肉,这类息肉是由于粘膜在炎性刺激下增生形成的,临床上常常见于慢性结肠炎的病人,比如溃疡性结肠炎,肠结核,肠道慢性感染等。炎性息肉常为多发,多数在1厘米以下。有时慢性炎症刺激可以使息肉成桥状,两端附着,中间游离。炎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。

  3.增生性息肉:在大肠,还常常发现增生性息肉。尤其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更多见。这种息肉一般很小,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,表现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,表面光滑,基底较宽。增生性息肉不会发生癌变。

  4.错构瘤性:这类息肉非常少见,比如幼年性息肉及黑斑息肉综合征(Peutz-Jeghers综合征)。有些错构瘤性息肉可以癌变,但是癌变率一般非常低。

  5.其他:以息肉为表现的肠道疾病还有很多,比如一些除腺瘤以外的肠道肿瘤可以表现为肠道的息肉,比如有些淋巴瘤,肠道类癌等等。

  便血,当心结肠息肉在作怪

  大肠息肉患者,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,多数是因为其他病因,如慢性腹泻,或者排便习惯改变,或者便血等,行结肠镜检查时被发现的。还有这样一种情况,家族中有好几个人患有息肉病,这种病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,有一定的遗传性。一旦发现这种情况,医生便会建议家族里所有的人到医院检查,很多人就是在这种体检中发现有息肉病的。即使当时没发现病变,医生也会建议他们定期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,及时治疗。

  患有结肠息肉者可出现便血,这是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临床症状,鲜血沾染在粪便表面,量不多。若是带蒂的直肠息肉,可在排便的时候脱出肛门外,呈新鲜樱桃状,便后可自行复回。为此,凡是便血者,在排除痔疮、肛裂等常见的肛肠疾病后,应早期行纤维镜结肠镜检查。

  息肉虽小,却可要人命!

 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,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,也可广泛分布于全部结肠。

  从肉眼来看,结肠息肉大小可以从数毫米到2~3厘米;多数是单发,也可多发;有的带蒂,有的不带蒂,较扁平;息肉表面可发生糜烂或溃疡。大肠息肉通常分为两大类:一类属于腺瘤,这种息肉有癌变的倾向,因此也称为肿瘤性息肉,需要定期密切观察它的演变,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;第二类息肉叫做非肿瘤息肉,这类息肉生长十分缓慢,基本上不会恶变成癌。不过,即便是腺瘤,也并非全部会发展成癌,只有其中一种被称为绒毛腺瘤的,具有癌变的倾向。所以,一旦发现结肠息肉,检查医生总要在发现息肉的附近夹取少许组织进行病理检查。如果被告知是属于有癌变趋势的大肠息肉,患者不可掉以轻心,应采取治疗措施,或者定期复查,密切注意病变动态。